欢迎访问唐山实验学校官方网站!联系电话:0315-3711861
首页 > 教育沙龙
教育沙龙

借助月考精诊断,专题讲练补漏洞

                              ------记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的专题教研活动

高一年级在10月15日和16日两天举行了高一年级的第一次月考,阅卷完毕,语文组举行了专门的教研活动,在对试卷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文这个题目存在的问题最为集中。针对出现问题,我们组织了作文的专项训练,主要分为四个环节:一、正视存在问题    二、讲解作文类型   三、教师范文示例  四、专题反馈再练。
第一部分:正视存在问题   

 学生月考作文存在的问题

1、不能识别作文类型,不懂任务驱动作文的操作技巧。

2、标题多围绕孝而谈,不能够关注争议点:孝的方式

3、 脱离材料写作文,或者材料出现在倒数的位置,不能够由材料而写作。

4、 结构混乱,写了两段抒情段,才针对材料谈观点。

5、 明明是议论文,写了一堆自己的事例,变成了既不是议论文又不是记叙文的“四不像”。

6、 没有自己的观点,一会觉得这件事做得是对的,一会又觉得是错的,自己把自己驳倒。
第二部分:讲解作文类型

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特点。
二、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行文结构技巧。
三、结合典型例子,学习写作方法。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需要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要求考生集中针对材料中的“这件事”,说出独到的多层次的见解来,让读者感动与信服。

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材料,要求考生紧贴材料,有理性、有思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它要求考生写作时以说理议论为主,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联系事件产生的原因, 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
1.“增加任务指令”---读完材料后会接到明确的任务

在作文材料之后的写作要求中,学生会接到明确的任务指令,如1卷作文的引导语中,要求考生写一封信,写信即为任务指令。
2.“真实的情境”---材料更贴近时事

以往的材料作文中,经常会出现童话、寓言等有象征意义的材料(如“鸟死后找上帝抱怨”“年轻工匠切宝石”“拿着破碗去买碗”等),让考生从中提炼主题,并据此写作。与之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给出的材料都是时事,更具显示精神。
3.“多维度的比较”---材料往往不含出题人立意导向或情感倾向,给考生选择的空间。  

在以前的材料作文中,一篇材料往往有一个明确的主人公,且出题人在叙述他的所作所为时,会有比较明显的褒贬倾向,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则经常没有明确的主人公,谁都可以成为立意的切入点,具体选谁,由考生自己决定。

或者,即使只有一个主人公,在描述他的言行时,出题人不会表现自己的喜恶偏好,只是冷静客观的为考生讲述事情的过程,甚至有时候会指出“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争议,有人夸他,有人骂他”。至于写作角度,则由考生具体决定。
 三、审题原则
1、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
2、明确写作任务,抓住要点。
3、在论题里找到中心语、关键词
4、多则材料,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
5、先“读”后“写”,“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有机联系,开头引述材料,后面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
四、立意技巧
1.“透视式”解读,“由表及里”立意

所谓“透视式”解读,就是要求考生拨开材料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纵向深入开掘,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作文题材料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时评类材料作文给出的参考资料,常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而我们在作文过程中,论述的层面绝不能局限于现象,而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由表及里,使作文的探讨走向更深的层次。
2.“追问式”解读, “由果溯因” 立意

作文立意要深刻,不仅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在于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追问式”思维立意,就是在阅读时事新闻类材料时,要善于通过捕捉材料中的重点句,找到思维的聚合点,进行由果溯因追问,让思维深入到“人之所罕至”的“险远”之处。如果我们的文章仅仅为了说明人尽皆知的现实情况,立意也不过如此。这就需要在别人都想到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从纷繁的因果中找到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预见最要害或最有深远意义的结果和发展,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3.“拓展式”解读,“由此及彼”立意

从时事新闻类材料中挖掘出深刻内涵,会使我们的立意更加高远,我们应抓住这深刻内涵深入拓展,由此及彼,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即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这样,让自己的思维深入一层,观点态度就跳出了常人的层面。
4.“思辨式”解读,“一分为二”立意

时事新闻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见仁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我们必须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审题立意,来分析问题,才能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也更具说服力。
五、结构技巧
第一步:引

“引”是引述原材料,就是“叙读”。对于短小的材料(如一首小诗)可以全篇引述,对长的材料应该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作有针对性的引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材料的转述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第二步:提

“提”就是从引述的材料中提炼出“感想”,即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在引述材料后,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中心论点。这一步十分重要,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第三步:议

“议”就是对所选论点展开分析议论,对所选论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当然也可以发掘出材料中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步:联

“联”就是“引申” “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
第五步:结

“结”就是收束全文。它是在“议”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结论。可以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诗意点化,升华论点;或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或总结全文,发出号召……一句话,就是使结尾回扣材料,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第三部分:教师范文示例

为了达到更好的讲评效果,王桂清老师写了两篇下水文,两篇文章观点完全相反,为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试题回顾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一段学生集体给家长下跪磕头的视频引发争议。学生叩首的行为引发部分网友质疑:有多种感恩的形式,为何选择这种?不少同学质疑学校此举“形式主义”,但学校官微回怼也很耿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日来,河南一所中学在高考倒计时200天当天,组织高三年级数千名多名学生进行包括励志演讲、50华里远足、感恩教育三部分的教育活动,在最后进行的感恩教育环节中,当家长为孩子读完家书,学校安排所有同学向家长磕头谢恩,此举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这种感恩教育是“作秀”,涉嫌“道德绑架”。事后,该所学校回应,这只是一种形式,想教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担当。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命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范文示例

范例一: 与时俱进倡感恩,盲目泥古不可取


近日河南一所中学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采用了让学生集体向家长磕头谢恩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我觉得网友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提倡感恩这个出发点毋庸置疑,但是学校采取的形式应该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生活,盲目学习古礼就不可取了。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在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却已是普遍现象,在如此时代背景下,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先成为一个人,给他们以人的教育,挚爱是人世间最朴素,最纯洁最天然的感情,它融于我们生活的细节之中,是学生懂的父母生活工作的辛苦,尊重父母一日三餐的操劳,感受父母谆谆教诲的深情。                                                         

给父母磕头尽孝这种行为,我认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行为。它必须在特定的事情发生之后,在心灵受到极大的冲击之后,是孩子由衷地一种表达,此时的磕头尽孝才具有震撼力。                                

而硬性规定学生集体给父母磕头尽孝,把学生作为道具,把磕头谢恩作为表演,这不仅仅会使感恩教育流于形式,更会使学生觉得可笑而对此不给予理会,这就适得其反了。学校为感恩而进行的感恩教育,可能永远无法到达感恩的目的。如果把感恩教育教成这样的话,那就是学校的可悲,父母的遗憾,孩子的无奈!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地方,是立德树人的根据地,是形成学生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最重要的一环。既然学校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学校就要借助各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既然要借助活动来推进德育教育,那么活动形式就应该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反对盲目泥古,要切实考虑父母的真实需要。

感恩,父母需要的是真诚,是孝心,是关照!呼吁教育,请不要把孩子束缚在泥古的形式上,解脱他们身上沉重的枷锁,让他们的灵魂回归自由,从心而发,真正学会感恩!     

要想做好提倡感恩的活动,就要一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活动中感悟,在生活中运用,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让感恩之心永远伴学生前行!

 

范例二:倡感恩不拘形式,行跪拜只是古礼   


近日河南一所中学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采用了让学生集体向家长磕头谢恩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引发了网友的热议。面对大家的质疑,我倒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校方重在推进感恩教育的行为值得提倡,网友们不必在形式上吹毛求疵。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在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却已是普遍现象,在如此时代背景下,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学校采用这种亲子互动的形式,把父母请进校园,让父母说出对孩子的鼓励,让孩子向父母行磕头谢恩之礼。借助中国传统的礼仪形式,呼唤传统孝道的回归,引起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有何不好?传统形式唤醒传统美德,原汁原味岂不美哉?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而过年只有一天,我们每年都会隆重的过大年,家家户户清扫房屋,悬挂大红灯笼,贴上吉庆对联。尤其除夕之夜,我们一起包饺子,看晚会,发红包,守夜跨年,沿袭古人的传统。我们并没有因为不是天天过年就不去渲染创设过年的氛围。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磕头这种古礼在今天不常用就不接受这种形式。更不能因为学校采用了行磕头古礼的仪式提倡感恩之行就对学校妄加质疑,百般非议。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地方,是立德树人的根据地,是形成学生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最重要的一环。既然学校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学校就要借助各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既然要借助活动来推进德育教育,那么活动形式就有日常化和传统化的区别,既然可以传统化,让学生向家长集体行磕头谢恩的传统礼节就无可厚非,就没有必要让诸位网友这般激动。

活动的初衷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感恩教育,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实现了教育的任务,把感恩教育落到了实处就是成功的活动,更是成功的教育。

当我们的孩子懂得感恩,平日里对父母关爱有加,对老师彬彬有礼,对同学团结友爱,做人懂感恩,学习知努力。谁能说这样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

感恩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必在一个行磕头的古礼上纠结不前,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懂得感恩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部分:专题反馈再练
厘清作文类型,针对讲评完毕,我们让学生再次改写作文,同时再次进行针对性的反馈训练。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

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无过便是功”“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请以“对与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800字。
【解析】审题: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材料提供了三段话,第一段讲一个新闻,两名大学生脚踩轮滑鞋“长途刷街”,实现了青春梦。有网友叫好,但警察指出,此种做法不对,违反交通规则。具体展示生活中的“好”与“不对”现象。第二节,进一步分析,生活中的这种“好”与“不对”现象多。第三段表达人们对“好”与“不对”的不同看法。然后要求以“对与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立意:写作时,考生可以抓住最后一段中提供的人们对“对与好”的不同理解来立意。可以立意,“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强调无论是做人做事“对”是前提,只有“对”才可能是好的。虽然“对”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但 “不对”肯定“不好”。第二种观点,“无过便是功”,只要没有过错就是功劳,就是好的。近似于人们常说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这里,“无过”便是“功”。当然这种认识和理解有点保守,不能表现出人的勇于拼搏进取精神,因为总怕犯错,其实生活中,有些伟大的发明就是在多次错误之后才创造出来的。因此这个观点可以反弹琵琶,写驳论。第三种观点,“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意思是只要方向正确,出发点是好的,最终都会被人们理解接受和认可。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立意。比如,既要“对”又要“好”;“好”的不一定是对的;要辩证看待“好”与“对”等,只要在“好”与“对”之间立意,言之有理,都可以。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有力,论证方法不能单一。

【例文】         

               对与好

“你的三观很正”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你的三观很巧正好与我相同——网络众人。
什么是对,什么是好,这是个问题。对于低级生物,能活下去,繁殖下去的就是对,就是好,两者是一样的。但人类早就找到了新陈代谢与繁殖之外的事情,因此,对于我们,“对”与“好”不在重合。
古人云: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但现实里大多数人属于君子小人中间的一部分,是以人人“同”,但不一定“合”。我认为“对错”在于法律和大众道德,而“好坏”则在于对社会的思考层次。前者变动的频率很慢,基本上只有改朝换代之时才会从根源上改变,但后者可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因此,我暂且推出一个结论:
“好坏”决定了未来的“对错”,但受制于过去的“对错”。(其实也受制于现在的“对错”)

两大学生轮滑刷街千里,燃了青春也犯了法纪。这事无疑是带有正能量的,众多支持叫好者就是证据。但这“好事”却不是“对事”,因为它违背了法规。换个思考角度,若未来轮滑成为一种交通方式,如今日之自行车,那怎可能没有对应的交通法规让人们来一次合乎法律的轮滑之行?只不过现在法律还没到而已。

“好坏”与“对错”的相互转化周期很长,所以我回头看远了些:几乎所有的革命的理由,体制的推倒重来都有一个根本原因——“对错”标准已经不能匹配人们心中的好坏,他们的矛盾激化了,必然会有一方被改变——但,“好坏”得标准一般不会倒退。所以那些革命的成功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从戊戌变法到新中国成立,一旦“不再做奴民”的好坏标准推出,古老的“对错”标准在它面前只能玩蛋。从南北战争到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们可以看到“好坏”总是上演着先被老“对错”压迫,然后长大打倒老“对错”成为新“对错”,老去后再重演“好坏”推翻的戏码。无一例外。

“好坏”的变化本质关联的太多,现在的我上说不明白,但我亦能对事件作出判断:当“对错”与你的“好坏”相悖,不妨现在二者的交集里观望一会儿,顺便读写书,丰富一下自己。校服冬凉夏暖且丑,不妨先穿着,总有一天学生能穿上心仪的着装。要知道,如果某些人制定的“对错”长期违背“好坏”他们总是会死得很惨。

一次月考,让我们发现了作文的问题,正视存在问题,积极教研,群策群力,专项针对讲评训练,及时弥补不足,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