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唐山实验学校官方网站!联系电话:0315-3711861
首页 > 教学一线

《地理学科视角下的新冠疫情》贾梦颖

一、学情分析

1、自湖北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全国各地的目光聚焦在武汉。我校学子在关注肺炎疫情、为武汉加油的同时,进行了网络授课,新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进行“自教”与“互教”实现共同进步。

2、空中课堂当然也有许多限制性因素,居家学习因客观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学习效果会有差别,所以要及时观察每一位学生,上课随机让学生开摄像头,随时能观察学生的动态。采用学生自己制作课件进行讲解的方法,这样能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高一学生刚刚学习了人口迁徙、城市区位因素选择等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恰好和疫情中所含的地理信息相吻合,所以结合疫情和学生情况选择了疫情爆发的地理原因和火神山医院的区位因素分析两个问题,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武汉的区位条件并以此为例学会分析事物发展的地理原因以及学会运用分析城市区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小组讨论分析等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思考、总结原因和区位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人地协调观的树立,让学生养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正确价值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武汉区位及城市区位因素

2、教学难点:人地协调观的养成

四、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课堂,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演示法

利用课件直接展示各种课堂知识,学生更能直观具体感悟所学内容,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讲授法

教师用简练的语言为学生介绍武汉的基本情况,用感人的语调描述武汉的疫情以及环境保护的方法等,这样学生更能感同身受,融入课堂。

地图教学法

在课堂中穿插众多地图及卫星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小组讨论法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对于火神山医院的选址区位分析,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在最后分组讲解展示。

自主学习法

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准备并制作课件,在课堂中分组进行展示,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五、学法设计

自主探究法

简单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合作讨论法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换思想,有利于学生创新新思维。

自主预习法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预习,能对本节知识有大概的了解。

六、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直接导入】教师介绍武汉疫情,那么关注疫情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地理学科可以做些什么?接下来从地理视角来分析一下新冠疫情。

设计意图:因为疫情原因我们走入了空中课堂,又从空中课堂学习疫情分析,使学生能从课堂感受到生活,并能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目标解读:【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事物发展的地理原因2、掌握并运用城市空间布局的因素3、形成人地协调观。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能清楚地向学生阐述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堂课的要求,做到心知肚明。

 

3、环节一:武汉疫情爆发的地理原因:
【位置交通】展示武汉地理位置图、我国铁路地图、武汉水运地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1、武汉的地理位置特征2、武汉的铁路运输条件3、武汉的水运条件


 

【人口与经济】展示武汉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且武汉位于中国弓形经济带的中心等材料,让学生总结武汉疫情爆发的社会经济原因。

【气候原因】气候寒冷适合病毒繁殖。总上所述,让学生总结武汉疫情爆发的地理原因。

 

设计意图:识图、读图能力是地理学习的最基本能力,通过本节课展示地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自己总结地理原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总结问题的能力。

4、环节二:火神山医院选址的区位因素

 

【介绍火神山医院】从医院名称由来、医院建设过程等介绍医院基本信息。

【火神山医院位置特征】展示武汉火神山医院卫星图,让学生从中分析火神山医院位置特征:1、位于武汉市西部城郊2、紧邻湖泊3、临近交通干线。


 

 

【火神山医院选址区位因素】教师多媒体展示火神山平面图、卫星图、风频玫瑰图及医院相关信息,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区位因素,最后分组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小组展示】每组派一个代表分别讲解以下内容:①建设需要:从平面图看医院面积较大,所以位于郊区,空地多、较宽阔;然后这个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施工;经过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建筑材。②医疗需要:交通便利,方便救治患者及医疗物资的运输。靠近武汉城市,辐射疫区。③环境影响:位于武汉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武汉大气影响较小。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而且有绿化带,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环境优美,利于病人康复。

设计意图:必修二刚刚学过区位因素分析,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对象来分析地理问题,学生更能体会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而且从多个方面分析,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分析能力。

5、环节三:人地协调观的树立:

【学生展示】让学生分组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关于环境破坏的实例,各组通过PPT展示本组的主题、影响及做法:1组主题:亚马孙森林破坏的影响;2组主题:澳大利亚森林大火;3组主题:气候变暖为主题;4组主题:菲律宾热带风暴。

【情感升华】播放学生为武汉的应援之声视频。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更多地有用资源,能够更好的进行预习、备课,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地给学生更多地指导。让学生分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视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培养,使学生养成了人地协调观。

6、限时训练: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导致生态失衡、生物种类减少。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甲 某地区人口密度     乙 某地区生态环境危急区分布 

(1)图乙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 

(2)图乙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原因。

【答案详解】:

该地区生态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以上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

(2)①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牲畜大量集中,过度放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

设计意图:即学即练,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做题速度。